《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共青团长安区委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在团市委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挥组织优势,开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
社区是个开放的大学校,是未成年人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在享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快乐、丰富的社区生活。
(一)成立“社区少先队大队”。当前,未成年人的节假日时间越来越长,一年中生活在社区的时间已达到160多天。为把学校少先队工作延伸到社区,让孩子们在社区里有自己的组织。我们在青园街道谈阁社区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少先队大队”,建立了社区少先队组织机构,聘请居委会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及热心于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人士担任大队志愿辅导员,制定了《社区少先队工作制度》,印发了《社区少先队员手册》,对少先队活动进行记录、评估,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手册》成为学校、社区、家庭进行沟通的有效载体。社区少先队成立以后,组织和引导队员们开展了环境保护、慰问孤寡老人、读书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在少先队中、小队长竞选中,孩子们踊跃报名,近百名孩子参与了这次活动,14名孩子竞选当上了中队长或小队长。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自主开展活动,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在社区建立“课外驿站”。长期以来,许多孩子们在放学之后无人管理,在社区里闲逛,既不安全又耽误学习,为此,我们协助街道办事处,在谈阁、广电等六个社区居委会分别建立了“课外驿站”,每个驿站天天都有一名志愿辅导员在16点至21点值班,专门负责辅导辖区内放学归来的孩子做功课。驿站还设有图书室,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开阔知识面。“课外驿站”的建立,让双职工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有了一个读书、写作业的安全去处,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和称赞。
(三)开设“社区课堂”。我们通过社区课堂,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具体化,组织辖区内关爱儿童成长的赵渭忠、李善勋、刘兰奇等老将军、老知识分子、老干部、老教师组成“四老”队伍,与暑期大学生志愿辅导员相互配合,在社区课堂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定期给孩子们讲课,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一名了不起的中国人”,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开展主题活动,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是共青团的优势所在,为了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们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特殊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为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提高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社会的能力,我们在全区的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青年与科技”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大赛活动,展现了我区青少年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六一”前夕,我们在建明小学召开了“体验合作、感受快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观摩会”。在《小小建筑师》、《七彩跳跃》、《众手托大球》、《闯三关》等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游戏中,广大少年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关爱互助的幸福、自主创新的快乐,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争做社区小主人”活动。我们以游戏互动、社区公益活动、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创建等为载体,引导未成年人广泛参与社区各项活动,逐步增强未成年人的公德意识和奉献精神。“社区是我家,人人关爱她”正逐渐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护花使者”、“环境小卫士”遍布各个社区。
(三)开展“经典中国”主题教育活动。暑假期间,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建国55周年和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开展了“经典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以辖区师大社区、药东社区、新浩城社区等11个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为依托,由大学生暑期志愿辅导员带领和引导未成年人,讲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绘制奥运宣传板报、唱革命歌曲、“经典中国”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宣传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的经典事件、经典地点和经典人物,弘扬光辉革命传统,使广大未成年人更加了解历史,热爱祖国。同时,为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丰富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在建北社区举办了一场“亦真亦假”模拟法庭,以真实的案例为主要内容,通过模拟真实开庭的程序和具体典型的案例,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法庭人开庭、案情调查到辩论、判决的全过程,让他们直接在参与中学习,接受教育,拓宽了法律知识,树立其健康向上的品德。这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在社区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我们还将以形式新颖的活动向其他社区陆续展开。
(四)开展“我爱科学、我爱文化、我爱大自然”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本辖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把省科技馆、省图书馆、省京剧院、市人民广场等作为课外活动基地,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学习,用现代科学技术、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活动内涵。范西路小学的少先队员,在参观了省科技馆的“探索与实践”科普知识展览后,纷纷写出观后感,表示通过参观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自然力量的伟大,更加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五)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全区青少年成立了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经常性的义务劳动、环保、扶困帮弱、助残、敬老爱老、保护民心河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增强志愿者群众性,保证志愿者行动的持久性,志愿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团区委于2004年春节组织“九九敬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到石家庄市建明生活小区同社区的孤寡老人共度新春佳节,表达了青年人对老人们的尊敬与关心。
在学雷锋月,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民心河花卉园开展了“让民心河美起来”志愿活动,辖区内6支志愿者服务队分别与团区委签订了护河协议,1000余名志愿者分别在民心河的四个路段开展了卫生监督、维护民心河公共设施、捡拾废弃物、文明宣传等活动;在西兆通颐养院开展了“敬老爱老献爱心”活动;在跃西居委会、药东居委会开展了医疗咨询、义诊等医疗服务活动;在银龙一区开展了助残、法律咨询、整治环境、清除杂草等志愿服务活动。
为配合全区创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工作的开展,团区委在辖区内11个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中开展了创建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活动,并于2004年4月22日举行了授牌仪式。仪式上河北师大、医科大学、科技大学、职业化工学院、三职专等11支志愿服务队和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签订了“结对协议书”,并结合双方实际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在全市“三争一促”活动现场推进会召开后,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三争一促”活动,以“三争一促”活动目标为标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全区35个行政村中,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别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在创建工作中,攻坚克难,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献计出力,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我们通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全区的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将总结前一时期工作经验,继续努力,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为全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