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页地区概况团委简介领导讲话团内文件基层组织团务知识学习园地领导信箱人力资源
  网上团务
用户:
密码:
  公告栏
·关于改建街道团工委的通知
·石家庄市长安区“农村好青年”评选报名表
·关于转发石团联发〔2011〕21号文件的通知
·关于表彰2010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关于评选2010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关于表彰2009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您现在的位置→时政要闻
 

在洒满阳光和爱的大地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纪实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浴火重生,世界为之震撼!

  这是曾被国际社会视为难以攻克的艰巨挑战——

  3年内,在13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完成城镇再造,为近2000万的受灾民众重建家园,让破碎的山河重现勃勃生机……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世界为之瞩目!

  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拼搏创造的人间奇迹——

  3年来,修通的城乡公路可以绕地球一圈多,修建的居民住房达657万套(户),建设水平和发展基础远远超过灾前……

  从废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超越。奇迹背后,是中国力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用信心、智慧和汗水,奋力夺取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书写了人类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壮丽篇章!

  有一种坚定凝聚力量

  ——运筹帷幄科学决策有力指导灾后恢复重建

  春天的旋律,奏响在北川新城——永昌的每一个角落。

  2011年4月20日一早,巴拿恰商业街在永昌3万多居民的欢笑和泪水中开启,鼓点铿锵,羌乐悠扬,人们尽情放歌。午夜已过,这里仍水泄不通……

  “永昌这个名字是胡锦涛总书记取的,寓意新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

  “唱羌歌谢大爱恒传薪火,开新城记党恩永昌福祉”——北川新城两侧的巨幅对联,诉说着北川人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感恩之情。

  北川老县城在“5·12”大地震中夷为平地,2万多居民只有4000余人逃生。作为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北川新城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党中央的心,也牵动着胡锦涛总书记的心。

  “再造一个新北川”,这是全国人民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震后第一个春天。

  2009年5月,北川新县城建设工地。胡锦涛总书记仔细察看规划展板和沙盘模型,详细询问工程建设情况,亲切看望正在紧张施工的建设者。他对大家说:“北川新县城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参加北川新县城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抓紧施工、确保质量,又好又快地完成建设任务。”

  科学规划。确保质量。又好又快。

  为了受灾群众早日重返家园,400多个日日夜夜,3万多建设者播撒汗水。2010年9月25日15时30分,一把挂着红花的巨大钥匙由山东省援建者交到北川人民手中……

  北川新生,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奇迹的一个缩影。

  目前,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地震灾区的永久性住房重建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全面恢复,一个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呈现在眼前。

  事实上,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就投向中国:遭受重创的特大地震灾区能否重新挺立?

  灾后恢复重建,成为对执政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

  地震当晚。首都北京。中南海灯火通明。

  胡锦涛总书记连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抓紧抢修受损的设施和设备,尽快恢复灾区的通路、通电、通信和供水……”

  5天后。四川成都。金牛宾馆灯火通明。

  结束一天在重灾区的奔波指导,胡锦涛总书记于夜里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尽快研究制定扶助措施,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震后第十天。中南海怀仁堂。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部署:中央有关部门要指导受灾地区在深入调查、综合评估、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及早规划和适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任务千头万绪,复杂艰巨;

  决策坚定有力,有条不紊。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入分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后,果断作出“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这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大创举。

  10天后,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对口援建作出具体安排: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随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

  震后30天。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对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动员令。

  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对全国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意义重大。

  一次又一次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一项又一项重大举措,全程展现了大力度、全方位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坚定决心。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时间节点,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前往灾区,考察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1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接连召开重要会议,研究解决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建立中央财政恢复重建基金、实施税收和信贷政策倾斜……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密集出台88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全面做好和按时完成各项恢复重建任务,向灾区群众和全国人民交出一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答卷;

  第一时间出台恢复重建指导意见,第一时间调整预算,第一时间进行立法……从政府到人大,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灾后恢复重建始终沿着科学和法治的轨道稳步推进……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倾心相助,有关部门科学组织,灾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饱受特大灾害摧残的土地,迅速掀起重建家园的热潮——

  灾后第一时间,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即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恢复重建阶段,33个中央和国家部门及时组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这些部门和四川、甘肃、陕西省委省政府一起,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加强指导、研究政策,不断解决重建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中央部署稳步向前推进。

  陇南市徽县龙头新村。习近平实地了解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

  映秀板房医院。李克强专程看望医护人员,指出要加快恢复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宁强县汉源镇北辰新村。贺国强关切询问村民家中就业、收入等情况,希望大家安居以后,努力开拓致富门路;

  绵竹市孝德新镇。周永康与老人们拉家常,要求当地干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把建设成果巩固好……

  深切的关怀、有力的部署,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战胜一个个困难,朝着规划目标顺利向前。

  一块块普通的红砖,承载着别样的深情——

  2011年4月19日,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大雪纷飞。200辆满载红砖等建材的军车在川藏线上排起长龙,向最偏远的受灾地区艰难挺进……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入高峰,各种建材尤其是红砖需求巨大。一块红砖经过长途运输,到户价格从震前的0.2元左右,最高涨到了0.8元,正在重建家园的人们万分焦急。

  困难时刻,一份来自四川灾区的情况反映传到了中南海。胡锦涛总书记看后立即指示军队派车辆帮助灾区群众运送建筑材料和各种物资,降低建筑材料价格。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成都军区先后抽调上万名官兵和3700多台运输车辆,昼夜兼程全力抢运建材。在四川灾区考察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前往重建建材特供站考察,要求有关方面确保货源充足、确保建材质量、确保价格稳定。总书记还亲自登上满载物资的军车,看望运输部队,勉励官兵们克服困难,继续把抢运任务完成好。

  截至目前,共抢运红砖5300万块,抢运帐篷近23万顶,抢运水泥3.2万吨,行驶总里程2646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60多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孩子的家园。

  “要认真谋划灾区学校重建工作,切实提高校舍建设的抗震标准,高度重视学校建筑质量,为师生们提供安全可靠的教学和生活环境。”——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灾区学校恢复重建作出重要指示,并亲临灾区检查指导。

  每一天,孩子们的琅琅书声都在青山中回荡;每一天,崭新的校牌总被擦得锃亮。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小学,一所藏在大巴山深处的山村小学,凝结着中南海对灾区孩子的牵挂和期望——

  地震中,这里的200多名孩子失去了校园,他们天天盼着能早日重返课堂。

  2008年5月31日,金山寺小学孩子们难忘的一天。一直惦念着灾区学校恢复重建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长途跋涉,特地赶到这里。在狭小的简易防震棚里,总书记亲切看望正在刻苦学习的孩子们,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今天你们还只能在帐篷里学习,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建设好新校舍,你们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总书记充满感情的话语,让孩子们的双眸闪烁希望。

  很快,大巴山里工程机械昼夜轰鸣。

  冰雪开始消融,山坡上的油菜花传递着春的消息。200多天后,金山寺小学正式启用。那一刻,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向红白相间的教学楼……

  3年来,四川、甘肃、陕西已经建成新学校3839所,数以百万计的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

  有一种超越昭示未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恢复重建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大关键。

  9米立车高高矗立,高速运转——

  上世纪50年代从法国进口、70年代从东北调入、坐落在东汽重型一分厂的这台立车见证了东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然而,汶川特大地震无情摧残了她,残垣断壁中,她伤痕累累。东汽人不愿意弃她而去,硬是冒着厂房坍塌的危险把她从废墟中抢出,赋予她新的生命。

  2008年12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走进位于龙门山麓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关切地察看公司恢复生产的情况。听说企业在震后不久就迅速恢复生产、已如期实现当年100亿元的生产目标,他感慨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东汽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是好样的!”总书记希望干部职工们搞好当前生产,加快重建步伐,让新东汽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设备企业。

  总书记的鼓舞和激励给东汽的重生注入强大动力。服役了50多年的“老将”——9米立车又重新出征,投身重大装备制造第一线。震后3年,东汽重建、搬迁、生产三不误,不仅产值连创新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取得重大进展。

  面对大地震造成的破坏,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灾区经济的恢复和产业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为经济重建排忧解难,为灾区发展鼓劲加油。

  在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加快灾后工农业生产恢复?如何把恢复重建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和更高起点的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奔赴灾区,了解重建实情,反复深入思考,提出指导意见。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次次深入灾区,就灾后恢复重建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引导恢复重建工作又好又快向前推进。

  谋转变、促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中央确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不仅直接促进经济的恢复,也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布局优化拓展了空间,含金量高,实际作用大。”四川省一位负责同志说,3年来,仅税收减免这一项就为四川灾区减负155亿元以上。

  四川是农业大省。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第一产业也必须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能力——

  绿油油的菜田,繁茂的果树,盛开的鲜花,现代化的农业大棚……走进上海企业和当地政府合力打造的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蓬勃生机扑面而来。

  “以前这里是一片地震损毁的农田。2009年5月12日,园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总书记曾经来过。”园区负责人说。

  在园区水田边,胡锦涛总书记同正在操作插秧机的农民拉家常,询问秧苗培育、水稻产量、农机具补贴等情况;在蔬菜基地里,他察看用现代农业技术培育的种苗。离开时,总书记希望农业技术人员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带动更多农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既推进灾区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又为灾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一对一、一帮一。根据中央部署,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江苏等19个对口支援省市的援建队伍,带着资金、设备和浓浓的情谊,赶赴灾区、日夜奋战。内蒙古、海南、青海……一些没有对口援建任务的省份,纷纷自发参与到对灾区的援建之中。

  用双手重建家园,用双手开创未来。千千万万灾区干部群众,迅速从废墟中顽强站立,动手建房,进山修路,以顽强的毅力和艰辛的汗水重建家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在灾区广泛流传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

  力量,在凝聚,在迸发;灾区,在变化,在重生——

  一年后。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

  两年后。“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如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但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异常艰巨而繁重,大自然仍不时显现出暴虐的一面——

  2010年8月12日晚开始,四川灾区暴雨如注,山洪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频频告急。青川:县城被淹,36个乡镇受灾;绵竹:600万立方米泥石流堆积,5000多人被困;汶川:山石垮塌,道路中断,人员滞留……

  昨天的伤痕还未抚平,新的灾难再次降临。“灾区的境况一传到北京,就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四川省主要负责同志回忆说。

  胡锦涛总书记立即给四川省主要负责同志打电话,详细询问灾区情况,叮嘱一定要迅速行动、科学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临时调整行程,前往灾情最重的绵竹、汶川,指导抢险救灾。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以各种方式了解灾情,表达关怀,作出指示。

  各项预警机制迅速启动,各种处置预案科学实施,上百万群众化险为夷。灾后恢复重建在新的挑战面前继续有力、有序、有效向前……

  这是一份权威部门1天前公布的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清单——

  四川。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4%,投资完成92%;

  甘肃。8个重灾县的7546个规划项目完工91.8%,受灾最重的陇南已基本完成重建;

  陕西。4个重灾县已建成规划项目3964个,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过95%。

  到9月底总体规划颁布3周年时,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将全面完成,重建美好家园的预期目标将胜利实现!

  恢复重建,是考验,更是砥砺——

  党中央用高超的总体指挥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有效驾驭复杂局面,极大鼓舞和激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赢得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也赢得世界广泛赞誉。

  有一种牵挂情暖万家

  ——把灾区群众冷暖挂在心头,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每一步

  想要有个家,此时此刻成为灾区群众的最大期盼。

  尽早让灾区群众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党和政府牵挂的头等大事——

  震后第一个冬天,灾区天气显得分外寒冷。栖身于帐篷和过渡房的群众如何过冬?胡锦涛总书记惦念于心。

  “那是2008年12月28日下午3点48分,那年我69岁!”那一刻,深深定格在田传贵老人心头。

  那个下午,正在四川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的胡锦涛总书记走进都江堰幸福家园的活动板房里,让居民们格外欣喜。

  “当时,总书记来到我家,握着我的手说,中央很牵挂我们灾区群众,惦记我们能不能暖暖和和地过冬、能不能过好灾后第一个新年。”田传贵一边说,一边拿出当时的照片,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他还问我有什么困难,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解决。我就告诉总书记,希望能够早日住上房子,能有一个家!”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田传贵借着大树和雨棚逃生。“家没了,以后日子怎么办?”震后,望着一片废墟,老人家曾失声痛哭。

  板房里,胡锦涛总书记用坚定的语气对田传贵说:“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灾区重建规划,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重建规划,使灾区群众尽快拥有一个良好生活环境。”

  一席话,带来温暖,点燃希望。

  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成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去年6月,田传贵拿到新房钥匙;9月,乔迁新居。

  “现在,我总对孩子讲,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才对得起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爱!”田传贵家12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兰花、茉莉、藿香、君子兰争奇斗艳,生机盎然……

  从取暖到口粮,从住房到看病,从上学到就业……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3年来,党中央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从炎炎夏日到数九寒天,从巴山蜀水到甘陕山区,总书记先后5次深入灾区,进板房,上山寨,检查灾区群众生活保障情况。总书记反复强调,灾后恢复重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同志也始终心系民生,一次次前往灾区——

  汶川县银杏乡东界脑村。吴邦国来到位于岷江岸边的新建居民点,看变化,问生活,话未来,热情勉励羌族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把日子越过越好;

  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温家宝沿着山路前往建房工地,关切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强调要把困难地方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一件事一件事地解决;

  都江堰。贾庆林走进居民家中,详细询问灾区生产生活,强调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北川新县城工地。李长春仔细察看建设中的安居房,了解功能设施,叮嘱要确保工程质量,让老百姓住得放心、过得舒心;

  重科技,上规模。这个园区如今已声名远播,国内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前来入驻,园区的农户收入得到显著提升。

  恢复重建,不是原样恢复,而是跳起摸高。

  2009年5月12日上午,一辆面包车冲开设在庙子坪大桥中间的彩带,通往震中的都映快速通道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正式通车。

  成都到汶川过去只有一条213线国道。地震后,这条唯一的“生命通道”被破坏,原本几十公里的距离要被迫绕行上千公里。震后1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乘车体验这条刚刚建成的高等级交通线。

  路通,人和,经济兴。

  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在灾区考察的行程中,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道路等基础设施是保障民生、恢复生产的关键。要大力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支持。

  新修的公路纵横交错,各种车辆川流不息——

  “按照中央的规划部署,震后灾区由原来单一‘生命线’升格为‘交通网’,这是一个巨大跨越。”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表示。

  3年经济增长:15.75%;3年财政增速:54.5%;整体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来自地震重灾区的最新报告,让人们体会脱胎换骨的涵义,让人们感受浴火重生的分量。

  有一种关爱催人奋起

  ——对灾区群众心灵家园的守护激发起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灾区人民走向新生、开启未来

  灿烂的笑容,朗朗的笑声!正在德阳市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进行康复检查的刘春艳,总会把内心迸发出来的自信与乐观传给别人。

  3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让37岁的刘春艳失去了左腿。“当时,我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两眼盯着天花板,直到眼泪模糊得什么也看不见了。”刘春艳一边走,一边坦然回顾那一段黑暗的日子。“我不止一次地想,不如死了算了!”

  战胜困难,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走向新生,更需要心灵家园的重建。

  2009年5月11日,心中牵挂着地震伤残人员的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来残疾人康复及假肢中心考察。“来,我扶你走几步。”总书记看到刘春艳在训练行走,主动伸出手臂,搀扶她在训练道上走了一个来回。临别时,总书记握着她的手说:“我送你8个字——自强不息,乐观向上。”

  如今,安上假肢和矫形器的刘春艳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在汉旺新镇开始了新生活。“我和丈夫开办了一家窗帘店。我还与病友分享康复的经验和感受,帮助他们重树信心,重建生活……”

  用坚强面对挑战,用微笑迎接明天。3年来,灾区人民的心灵家园同样经历了一场浴火重生的锤炼。

  这是一次次饱含关爱、细致入微的安排——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为更多受灾群众做好心理抚慰”、“帮助大家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党中央非常重视灾区心理重建,以各种方式激励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

  这是一组组使人坚强、催人奋起的画面——

  “要从小学会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在四川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总书记搂着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一边安慰一边激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陕南的简易防震棚教室里,总书记把16个大字奋力书写在小黑板上,也深深铭刻在孩子们的心田里;

  ……

  这是一段中央领导与灾区孩子间感人的书信情缘——

  桂溪初级中学,北川群山之中一所普通农村中学。2008年12月27日下午4时许,正在板房里上课的1200多名学生得知胡锦涛总书记的到来,兴奋不已。初一(8)班同学决定由作文写得最好的王力敏代表全班给胡爷爷写一封信,表达大家的感恩与进取之心:

  “地震,让我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爱帮助下……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希望,也看到了我们的未来……”

  当晚,百忙之中的总书记认真阅读了孩子们的震后心路,当即提笔给孩子们回信——

  “……希望你们把党和人民的关爱变成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用知识成就理想,用美德塑造人生,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衷心祝愿你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前夕,学校师生再次拿出他们珍藏的这封回信,倾诉自己的心声:“我一定会保持坚强自信、好好学习本领”、“长大后我要为建设更新更美的家乡奉献力量……”

  在灾难中挺立。

  灾区群众走出伤痛,下地耕耘,进厂做工,用双手重建家园,昔日的废墟真正走向新生。

  在希望中奋进。

  灾区人民的心中激发起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强大力量,给13亿中国人留下宝贵的精神、深刻的启迪。

  踏平艰辛成大道,风雨高歌勇向前。

  我们坚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惧任何艰险、不畏任何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开创祖国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谢登科、邹声文、刘羊旸、侯大伟)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石家庄市长安区委员会 主办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石家庄市长安区委员会 承办 技术支持: